
周昭旭(1977年11月-),男,汉族,甘肃省白银市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员。
200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获硕士学位。2005年7月年进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2005-2008)、助理研究员(2009-2014)、副研究员(2015-2024),2025年晋升为研究员。
兼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甘肃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甘肃省科技专家,甘肃省科普专家。
2009年“甘肃棉区棉铃虫灾变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荣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4); 2013年“苹果蠹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6); 2016年“马铃薯种薯包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荣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7);2022年“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机理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荣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2)。
长期从事农林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及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甘肃地区重大农业入侵生物扩散前沿侦检阻截与应急处置技术(2021YFD1400203-4)”、 “甘肃梨树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1404-4)”、“钻蛀性果树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及集成与应用(2019YFD1002102)”;主持完成甘肃省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苹果蠹蛾灾变机理研究(1007RJYA007)”、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应用天敌昆虫绿色防控玉米棉铃虫技术研究(2018-RC-115)”等。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棉花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7YFD0201900)”、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甘肃省苹果蠹蛾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200903042-06)”、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马铃薯甲虫监测与应急防控-西北示范区的建设(200803024)”、甘肃省科学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甘肃玉米病虫害动态监测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1604NKCA063-1)”、甘肃省科学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苹果蠹蛾持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097JKCA084)”、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番茄潜叶蛾灾变机理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23YFNA0004)”等20余项。
发表的论文有《Evalu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transgenic potato plants expressing various levels of Cry3A against the Colorado potato beetle(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in the laboratory and field》、《Impacts of Sublethal Doses of Spinetoram on the Biological Traits and Detoxifying Enzymes of the Tomato Leaf Miner, Tuta absoluta (Lepidoptera: Gelechiidae)》、《Conspecific and heterospecific interactions modify the functional response of Harmonia axyridis and Propylea japonica to Aphis citricola》、《取食2种寄主植物对番茄潜叶蛾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取食四种寄主植物对番茄潜叶蛾中肠肠道细菌的影响》、《温度对马铃薯甲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消长动态》等30余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喷药装置”、“一种植物病虫防治用诱捕装置”等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田间释放或采集赤眼蜂的蜂盒”“一种番茄潜叶蛾培养与观测装置”等10余项;授权软件著作权:“叶害自动判断扫描计算系统V1.0”“天敌与微生物菌剂协同增效分析测评管理系统 V1.0”等项。